一、什么是狹縫涂布機?
狹縫涂布機是一種高精度、連續化、大面積薄膜涂布設備,主要用于在基材(如紙張、塑料薄膜、金屬箔、玻璃等)表面均勻涂覆一層或多層液體材料(如膠黏劑、涂料、漿料、電池材料、光學膜層等),形成厚度精準、表面平整的涂層或功能性薄膜。
它是精密涂布工藝中的核心設備之一,廣泛應用于鋰電池制造、平板顯示(OLED、LCD)、光伏、半導體、光學膜、裝飾材料、醫療膠帶等領域。
二、狹縫涂布機的工作原理(技術與涂布過程簡析)
? 核心原理:通過精密控制的狹縫式模頭,將漿料均勻擠出并涂覆在移動的基材上,形成連續、均勻的涂層。
1. 基本涂布過程
狹縫涂布屬于“擠出式涂布”或“模頭涂布”類型,其工作流程大致如下:
1)供料系統:將待涂布的漿料(液體材料)通過泵(如齒輪泵、螺桿泵)從儲料罐中穩定輸送至涂布模頭;
2)模頭(狹縫模頭):漿料進入一個具有扁平狹縫出口的精密模頭,該模頭與基材之間保持一個非常小的間隙(通常為幾十到幾百微米);
3)涂布窗口(涂布間隙):移動的基材(如箔材、薄膜)以恒定速度從模頭下方通過,在模頭與基材之間的狹縫出口處,漿料被均勻地“擠出”并鋪展在基材表面;
4)涂層形成:漿料在基材上形成一層厚度均勻、邊緣整齊的濕膜;
5)干燥或固化(后續工藝):濕膜經過烘箱、UV固化、紅外干燥等方式去除溶劑或固化,最終形成固體功能薄膜。
2. 關鍵原理機制
| |
| 涂布模頭具有一個長條形狹縫開口(寬度幾毫米至幾十厘米),漿料通過此狹縫均勻擠出,是實現“薄而均勻”涂層的關鍵結構 |
| 模頭與基材之間的距離(稱為唇口間隙 Gap,通常為 10~300 μm)極大影響涂層厚度與均勻性,需精密調整與控制 |
| 涂布過程中,漿料的粘度、流動性、壓力分布必須保持穩定,以確保涂層的均勻性,避免條紋、缺料、厚邊等問題 |
| 基材的走速(通常為幾米/分鐘至數百米/分鐘)與漿料供給速率、模頭開口設計高度匹配,決定涂層厚度與生產效率 |
| 狹縫涂布機可配備多模頭系統(如雙層、三層模頭),實現一次涂布多層不同材料,如電池中的正負極漿料或功能涂層 |
三、狹縫涂布機的核心組成結構
| |
| 包括儲料罐、攪拌裝置、輸送泵(齒輪泵/螺桿泵)、過濾器等,保證漿料穩定、無氣泡、均勻地輸送到模頭 |
| 最核心部件,決定涂層的寬度、厚度與均勻性;通常為不銹鋼精密加工件,內部流道經過CFD仿真優化? |
| 用于精密調整模頭與基材之間的間隙(Gap)和水平對齊(唇口平行度),保證涂布均勻 |
| 包括放卷機、收卷機、張力控制系統、導輥、糾偏裝置等,確保基材平穩、無皺、無偏移地通過涂布區 |
| 如熱風烘箱、紅外、UV、微波等,用于濕膜干燥或固化,形成最終涂層 |
| 包括PLC、觸摸屏、伺服電機、溫濕度、張力、速度控制等,實現涂布參數(速度、間隙、壓力、溫度)精準控制 |
四、狹縫涂布機的主要技術特點與優勢
| |
| 可實現 微米級(1~100 μm)的涂層厚度控制,適用于高精度功能膜層 |
| 通過精密模頭設計與流體控制,涂層橫向與縱向均勻性高,無條紋、無垂流 |
| 適合大面積、連續化生產,基材速度高,產能大,適合工業化大規模制造 |
| 可涂布各種流體:高粘度漿料、低粘度溶液、含顆粒漿料(如電池漿料)、UV膠、熱熔膠等? |
| 支持單層/雙層/多層同步涂布,如鋰電池正極/負極/隔膜涂層、光學膜多層結構 |
| 相比浸涂、噴涂等方式,涂布精準、無浪費、邊緣整齊,適合貴重材料涂布 |
| 模頭寬度、涂布形式(如逗號涂布、狹縫涂布、噴涂復合)可按工藝需求定制 |
五、狹縫涂布的典型應用領域
| | |
| | 涂布厚度通常為 50~200 μm,精度要求高,影響電池容量與安全性 |
| | |
| | |
| | |
| | |
| | |
| | |
六、狹縫涂布 vs 其他涂布方式對比
| | |
| 高精度、均勻性好、適合大面積連續涂布,適合高粘度漿料 | |
| | |
| 通過噴嘴將液體霧化噴涂,適合不規則表面,但均勻性較差 | |
| | |
| | |
七、總結
? 狹縫涂布機是一種基于精密狹縫模頭擠出原理的高效涂布設備,通過穩定供料、精密模頭控制、高速基材傳送與均勻涂層形成,實現對基材表面的高精度、高均勻性、連續化薄膜涂布。